近日,《时代周报》全面盘点了2017年的中国科技新闻,总结出十大国内“黑科技”成就。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名列榜单。
《时代周报》认为,在过去的一年中,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等新的科技成就,正将我国从崛起引领至复兴。这些突出的科技成果,既是工业4.0时代与他国竞争的利器,也是提升国民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保障基础。
2017年11月22日,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通过了由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标志着我国在利用核技术进行工业废水处理上取得突破,此项技术可谓“中国首创、世界领先”。
“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是利用高压电场加速的电子束对污水进行照射,污水中分解生成的强氧化物质与水中的污染物、细菌等相互作用,达到氧化分解和消毒的目的。
该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广泛适用于印染、造纸、化工、制药等各行业废水处理,以及水质复杂的工业园区废水处理,并可用于医疗废弃物、抗生素菌渣等特殊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理。
随着技术改进和综合解决方案的研发,未来还可应用于污水中无机重金属离子的去除,以及固体污泥、工业废气、环境突发应急、医用污水、废渣处理等领域。
当前,国内环保标准趋于严格,为工业废水治理带来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庞大的市场需求。按照2014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205.3亿吨计算,每天排放超过5600万吨,每套电子束辐照装置处理能力5000吨/天,按照5%的工业废水采用电子束辐照技术处理计算,需要电子束辐照装置600套,对应市场规模近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