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不少新产品研发后,企业急于回笼资金匆忙上市,普遍缺乏实地(工程化)验证,农机农艺融合不紧密,产品适应性不强,国产农机常出现“能用、爱坏,常修”的情况,存在‘无机好用’、‘有机难用’的问题。”3月17日在湖北省襄阳市召开的2019年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上,工信部装备司副司长罗俊杰强调,将加快农机装备质量提升,着力破解“无机好用”问题,大力提升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
罗俊杰指出,下一步,工信部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提升农机装备有效供给水平和质量。
一是加强质量标准/认证体系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农机装备标准体系。
二是加强“研发样机”的工程化验证。农机作业环境复杂,时效性强,对农机装备的可靠性稳定性要求非常高,鼓励企业开展大型高端农机装备的工程化验证,深化农机农艺结合,提升产品一致性、可靠性和稳定性,重塑中国农机的市场美誉度。
三是提升企业制造能力水平。近年来,支持中国一拖、中联重机等加快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发展农机装备远程运维服务和农机装备定制化服务。还将大力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内部管理,提升智能化制造水平和质量管控能力,带动农机装备行业整体制造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