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2021年前我国海上风电建设或将形成一波“抢装潮”。5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对于2018年底前已核准海上风电项目,必须在2021年底之前建成并网,方可拿到0.85元/千瓦时的上网电价。
对此,2018年,江苏省一次性批复24个共计6.7吉瓦的海上风电项目,广东、福建、浙江等省份的核准总量近20吉瓦。
根据 《2019年风电建设管理办法》,2018年前核准未建项目将成为今明两年的装机主力,预计2019年风电装机在28吉瓦至30吉瓦之间,同比增长30%到40%。海上风电或成行业拐点
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弃风率的不断下降和风电技术的进步,中国风电行业在经历两年多的低谷后即将迎来行业拐点,海上风电将成为行业增速企稳回升的主要动能。
今年,海上风电行业出现了很多新动向。6月10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首次发布了 《绿色发展行动计划》,明确了大力发展海上风电产业等新能源新业务;5月19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与江苏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投入1600亿元打造华能江苏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更早前,三峡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中广核、国家电投等央企都加大了海上风电的布局力度。
值得关注的是,得益于近年来大型风电设备产业化,海上安装工艺、海上输变电技术能力以及海上风电智能运维服务能力的提升,海上风电的大规模开发得到重要保障。
“大兆瓦风机商业化运营是全球趋势,对于降低海上风电度电成本意义重大。随着风机单机容量的提升,过去6年,海上风机度电成本下降了一半。”全球风能理事会战略总监赵峰说,风机功率提升、叶片直径扩大后,年发电量也随之增加。今年1月份西门子歌美飒推出10兆瓦风机后比较发现,其发电量较8兆瓦风机提升了30%。
据了解,除发电量提升外,大功率风机还可降低成本。在同样的装机规模下,单机功率越大,所需安装的风机台数越少,运维成本就会越低。由于大功率风机的优势,国内风电供应商紧跟市场潮流,陆续推出大兆瓦风机。
根据中国风资源条件,明阳智能规划了5.5兆瓦、6兆瓦、7兆瓦、8兆瓦的海上风机,目前正在研究10兆瓦以上的海上风机;上海电气已在批量销售7兆瓦风机,今年底还将推出首台8兆瓦样机。
此外,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海上风机的单机容量必须根据风资源条件、施工工艺条件决定。
“福建海域因为风速较高,可以建设10兆瓦级别的大容量机组,大兆瓦是这块海域今后的发展方向。”明阳智能总工程师贺小兵表示,欧洲海域风资源条件好,所以可以把单机容量做大,且能较好控制大兆瓦风机的基建成本。中国海岸线长,各个区域风资源不一样,比如广东、福建虽然都有台风,但是两个区域资源条件却不一样。按照目前自然条件,广东海域低风速又有台风影响下,5.5兆瓦、7兆瓦级别是单机容量上最经济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