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9年上半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2019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复苏势头放缓,国际航运市场小幅回升,受国际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影响,全球新船需求大幅下降。我国造船完工量保持增长,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同比下降。“融资难”“接单难”等问题没有缓解,船舶工业平稳健康发展仍面临较大挑战。
1、新船需求大幅下降,船企连续生产面临严峻挑战
上半年,受国际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的影响,主要船东对经济增长信心不足,订造新船呈现观望态势。全球新船订单结束了连续两年的增长出现下降,下降幅度远超预期,除豪华邮轮外,各主要船型订单均大幅减少。我国新接订单按载重吨计仅为1206万载重吨,创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新低。受此影响,我国船企手持订单持续下降,大部分船企生产任务安排只能维持到2020年,2021年船台(坞)空置率明显上升,部分船企开工船舶严重不足,企业连续生产面临严峻挑战。
2、骨干船企高技术船舶研发能力亟待提高
目前,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改变,国际船舶市场需求呈现新的特点,三大主流船型市场份额下降,LNG船和客船(含豪华邮轮)需求不断增多。统计显示,1~6月,全球新接订单结构按修正总吨计呈现新的格局,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LNG船和客船(含豪华邮轮)占比分别为23.2%、17.9%、10.3%、20.4%和16.4%。欧洲牢牢占据客船(豪华邮轮)市场,韩国在LNG船和大型集装箱船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我国船舶企业除在散货船和支线集装箱船市场上保持一定优势外,在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领域接单较少。统计显示,我国手持订单修载比(修正总吨/载重吨)仅为0.33,低于韩国的0.39,同期欧洲船厂修载比为3.8。骨干船舶企业高技术船舶研发能力薄弱、更新速度缓慢、研发产品不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等问题亟待解决。
3、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196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4.2%。承接新船订单120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6.9%。6月底,手持船舶订单817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0.3%,比2018年年底下降5%。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92.9%、91.5%和90.8%。
2019年1~5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1027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88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船舶制造企业1047亿元,同比增长3.9%;船舶配套企业213亿元,同比增长9.2%;船舶修理企业71亿元,同比增长8.8%;船舶拆除企业50.7亿元,同比增长52.7%;海洋工程专用设备制造企业181亿元,同比增长2.2%。
受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影响,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0.4亿元,同比增长241%。其中,船舶制造企业32.4亿元,同比增长248%;船舶配套企业7.6亿元,同比增长25.1%;船舶修理企业2.8亿元,同比增长550%;船舶拆除企业2.9亿元,同比增长203%;海洋工程专用设备制造企业7亿元,同比增长14.9%。
二、船舶发展市场预测
2019年,受国际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延续疲弱态势,船东订造新船越发谨慎。散货船、油船和大型集装箱船新增需求仍然低迷,但豪华邮轮、LNG船和支线集装箱船新船需求有望继续保持活跃。预测2019年全球新船成交量为5000~6000万载重吨;造船完工量在9000万载重吨左右;年底手持订单量有望保持在1.8亿载重吨水平。预计2019年,我国造船完工量约3600万载重吨,新接订单量与上年基本持平,年底手持订单量维持在8000万载重吨左右。
三、船舶发展政策建议相关减速机
1、“双高”船型研发制造竞争力应持续提升
当前,国际新船需求持续处于较低水平,新船结构逐步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转移。我国新接订单仍以三大主流船型,特别是散货船为主,在LNG船及高端海工装备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领域与主要竞争对手还有一定差距。骨干船舶企业应持续加大“双高”船型的研发力度,发力智能制造,做好船型技术储备,密切联系船东,加强市场开拓,打破“双高”船型的竞争瓶颈,培育市场竞争新优势。
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国船舶工业不仅需要用“量”来显示实力和水平,还需要用“质”来证明能力和档次。随着船市低迷引发的各国船舶工业调整,今后,“双高”船型市场毫无疑问将成为各主要造船国家关注的重点,围绕这一领域开展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我国船舶工业必须把对发展“双高”船型的认识放到一个战略高度上,用战略性眼光来看待“双高”船型在船舶工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采取战略手段对“双高”船型做好顶层规划设计,为更好参与国际竞争、推动造船强国建设创造条件。
面对“双高”船型发展的局面,国际上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安全可靠、智能化、集成化的船舶、海工配套产品不断出现,更新换代速度明显加快;日、韩、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调整发展战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强对我国的技术封锁,而我国船舶配套业自主研发能力薄弱,关键设备、系统长期依赖引进和进口,与日、韩相比,本土化率处于较低水平。国际造船配套业的发展趋势和优势国家的竞争策略,给处于不利地位的我国船舶配套业带来严峻挑战,建设造船、海工强国,配套业的发展迫在眉睫。
2、统筹布局LNG运输装备建设
当前,环保问题受到国际和国内的高度关注,“污染防治”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随着我国对清洁能源需求的稳定增长,LNG运输船、LNG加注船、LNG接收站等LNG产业链具有较快发展的机遇。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结合国家能源战略实施需求,一方面,统筹协调天然气气源项目谈判,加快自有天然气船队和船舶装备建设,支持有能力的船企开展LNG船建造和技术研发。另一方面,加紧研究制定内河航运船舶相关规范标准,加快内河LNG加注站建设,促进内河航运LNG船更新换代,拉动国内市场需求。
LNG船是将LNG从供应终端运往接收站的专用船舶。特殊的货物围护系统,特殊的货物操控系统和特殊的主推进系统。
蒸汽透平推进系统
配置蒸汽透平推进装置的LNG船,以双燃料锅炉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515摄氏度/61.8bar)为动力驱动透平叶轮高速转动,输出功率各为50%的高低压透平以减速齿轮箱减速后通过轴系推进船的航行。
双燃料电力推进系统
随着双燃料中速柴油机的问世,以双燃料中速柴油发电机组供电,电推马达驱动的新型电力推进系统应运而生。电力推进系统由数台双燃料中速柴油机,以燃气(LNG挥发气)或燃油为燃料,带动中压发电机产生电能,再由电站、电网系统进行全船电力分配。用于推进的电力经过推进变压器、变频器等的处理,输送到推进电动机,经减速齿轮箱的减速,通过轴系驱动螺旋桨推动船舶的航行。
四、豪华邮轮发展势头良好
近年来,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不断改变,海上旅游的热情随之高涨,伴随而来的是全球豪华邮轮市场的稳定、快速增长。在近20年中,豪华邮轮的年均增长率稳定维持在7%左右,截至2017年年底,全球共有豪华邮轮404艘、客位51.7万个。2018年中国在线邮轮市场的出游人次达213.3万人次,同比增长0.4%,收入规模达39.5亿元,同比下滑0.5%,在线邮轮市场渗透率(出游人次)为43.6%。尤其在近几年,在船市整体惨淡的情况下,豪华邮轮市场却逆势而上。
豪华邮轮柴油机动力系统是由柴油机作为推进动力,不通过电动机,而是通过齿轮箱与传动轴机械驱动螺旋桨进行工作的驱动系统。
五、减速机行业要顺应船舶行业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由于某种原因暂时放缓,但在“双高”船型、LNG船、豪华邮轮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希望我国减速机行业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紧跟国家政策来顺应船舶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