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秘书处联系方式战略合作伙伴返回主站页面

行业资讯/ Midwifery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信息  >  当前中国钢铁行业存在哪些问题?
当前中国钢铁行业存在哪些问题?
发布时间: 2019-09-03

一、优质品位矿产资源被国外垄断

中国的生铁、粗钢、钢材产量超过了全球半数,但是优质高品位的铁矿石,尤其是高品位的球团矿资源却集中在巴西、澳洲等国,国内钢厂议价能力反而较低。优质铁矿石不仅采选成本低、价格高,而且生产效率高、钢材品质好、污染能耗较小,在钢铁行业产业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国际铁矿石巨头如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力拓和 FMG 等公司以其矿产资源丰富和开采成本较低垄断了国际铁矿石市场,中国 80%以上的铁矿石均来源于进口,因此稳定、廉价的矿石资源就成为了行业良性发展最为重要的问题。

二、下游需求下降加剧产能过剩矛盾

供给侧改革之后,钢铁行业的供需关系得到较大改善,钢厂利润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据中钢协统计,2018 年钢铁行业利润同比增长 39%,吨钢利润在 300-1500 元左右,因此钢厂的生产积极性较大,2018 年生铁、粗钢和钢材的产量同比增长了 5%-11%。平均产能利用率能保持在 80%左右的高位,重点钢企的日均钢产量在 180-200 万吨左右;而与供给旺盛相矛盾的是需求面的疲软:下游房地产行业长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 5%以下,房地产土地购置面积增速也不容乐观,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监管采用短期行政监管和长效机制建立并重的方式,未来房地产需求比较平稳;基建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率收窄,2018 年同比降低了 15 个百分点左右,截至 2018 年年底,累计增速触底回升到 4.3%左右,需求增速赶不上钢材供给的增速。同时供给侧改革来到了后去产能时代,从行业去产能过渡到优化产业结构,供需关系的改善形势比较严峻。对于传统工业重镇、钢厂成为纳税大户和经济支柱的地区,由政府部门牵头和银行系统支持的投资冲动较强,重资产、投资回报稳定是该行业比较突出的特点,供给侧改革红利释放之后,行业供需格局持续改善,钢材价格强势,导致钢铁行业的利润较高,也进一步加大了地方投资的冲动。

三、低端产能过剩

中高端特钢技术,产能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钢铁行业产业布局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原北方工业重镇,尤其是交通比较便利、铁矿石资源丰富的内陆地区。能源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是行业现存的较大问题。环保、监管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条钢的死灰复燃和环保的阴奉阳违始终是行业存在的比较大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建立持续督导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需要继续完善相关的监管体系,从根本上改善行业的生态环境。目前钢铁行业大约 9 成产能集中在普钢长板材上,而特钢中大部分是高碳、低合金和不锈钢、工具钢、轴承钢等中低端特钢,产品的技术附加值不大,仍属于能源、资源消耗严重的传统产业,亟待通过产业升级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四、“双反”政策对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由于行业供给侧改革主要集中于普钢,而对于特钢来说,行业处于严重产能过剩,因此以不锈钢、工具钢等为代表的特钢出口成为行业短期需要面临的现实,而由于供给过剩、竞争加剧,行业自然面临降低出口价格、大打价格战,违反了相关进口国家如欧盟、东南亚等国家产业的相关利益,对于钢材出口商实行“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反政策。如欧盟将汽车用钢板在内的十几个钢材品种列为反倾销对象,提高进口关税,并延长执行期限到 2020 年以后。

关于协会帮助中心会员服务联系方式
  • 扫描关注协会微信